实现文明乘车 需治理与引导相结合!

日期:2019-11-14


近日,交通运输部颁发文件,提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。其中要求客务遵守票务管理制度,加强交通文明建设,倡文明乘车美德

近年来,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速发展。如今,轨道交通毅然决然成了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,也是展现文明城市的重要入口。市民在享受公共设施带来的便捷以后,理应文明出行。但是有极少数不守规则的公民违反交通秩序,比如扒拉门窗、在车厢吃东西、随地抽烟、随地乱扔瓜皮纸屑等,不仅影响了其他客人的乘车环境还有损了城市形象。



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,近几年,不少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,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。

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空间封闭、人流量大的特点,在乘客行为管理上有更高标准,这也是各地出台相关规定的初衷。不论是交通主管部门出台的文件,还是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,在给乘客列出一份具体、明确的“不能为”清单的同时,也使相关部门在处置相应不文明行为有了依据和底气。有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标准,就能够引导公众共同遵守,让乘客搭乘地铁时更舒心,助推城市文明不断进步。




地铁内不得进食,电子设备不得外放,不得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。

“地铁禁止外放”

新闻:据10月27日《北京青年报》报道,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,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》日前发布,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。《办法》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。 

少数乘客坐地铁时,因外放声音过大、吃东西、扒车门等,干扰到其他乘客,频频引发乘客之间的矛盾冲突,诱发地铁安全问题,屡屡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。此前部分城市已经发布了地方条例,纷纷禁止乘客在地铁外放、吃东西等,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同,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,各地规定不尽相同,存在很大的争议性。此次由交通运输部颁发《办法》,对地铁文明行为予以规范,幷实现了全国统一标准,有利于统一管理。 



守住文明底线

地铁车厢空间狭小、封闭,高峰期客流量很大,造成车厢拥挤不堪,乘客之间的距离很小,不可避免会因不文明行为,而引起一些摩擦、冲突,如果不及时制止的话,可能酿成更大的纠纷,甚或上演口角、肢体暴力冲突。这样不文明行为,在各地城市的地铁里都在上演着,曝光的只是极少数典型事件。



地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,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的交通出行,而地铁文明乘车规则的建立,则是为了保障每一位市民的利益,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,有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标准,就能够引导市民共同遵守,促进社会文明意识的提升,让文明出行伴随大家,以守住文明底线。




在这里小编还想说一句,各地几年来也有过这种管制,但是落实的话还是有一些障碍的。比如,上班族或者学生利用乘地铁的间隙吃点零食,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乘客利益,该不该处罚?配备多少人员进行巡查,才能够既保障规范的落实又在可控成本的范围内?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。因地制宜把规则定细把举措做实,各地还有不少工作要做。